眼皮跳

「眼皮跳動」的神經學案例淺析及中藥治療
桃園廖桂聲中醫診所 院長廖桂聲、中西醫師
廖桂聲中醫診所 http://www.lkscmc.com.tw/
桃園市力行路55 號 ( 中正路旁 )
電話 : ( 03 ) 339-7528
E-mail:lkscmc@gmail.com

案例:
本診所有78 例『眼皮跳不停』病例,都有
VCR 錄影存證並追踪病情,療效顯著,歡
迎共同求證﹙因VCR 檔案太大無法播放﹚。
舉一名近40 歲的林姓婦女,眼皮連續跳5-6 個月,失眠、多夢、工作
壓力大,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工作。一度擔心是顏面神經壓迫造成病
變或中風前兆,經檢查後,『眼瞼肌肉小顫動症及痙攣』。治療後已改
善,免除開刀恐懼症。
摘要:
胞輪震(振)跳症為眼瞼不能自控的搐惕瞤動的病證。易患於勞倦太過,睡眠不
足之人。本病中醫名為「脾輪振跳」、「目瞤」、「眼胞振跳」,俗稱目跳,眼皮跳,
眼眉跳,類似於現代醫學的「眼輪匝肌抽搐(或振顫)」。臨床上常見於成年人,
上下眼瞼均可能會發生,但以上眼胞較多見,當發作時眼皮跳不停,或疏或頻,
輕者不藥而癒,有部分是嚴重疾病的症狀之一眉棱或口唇、面頰而抽搐不止,如
顏面神經麻痺、重度面痙攣、聽神經瘤和多發性硬化等可能侵犯眼瞼,應仔細鑑
別診斷與施治。如果眼皮一直跳個不停,人們多以喜怒哀樂的前兆看待之,鮮有
觀念懷疑可能是自己身體某部位不健康所發出的警訊。
關鍵詞:
眼輪匝肌痙攣、眼輪匝肌抽搐(或振顫)、顏面神經麻痺、重度面痙攣、聽神經
瘤、多發性硬化症、胞輪振跳。
壹、前言
如果眼皮一直跳個不停,人們多以喜怒哀樂的前兆看待之,鮮有觀念懷疑可能是
自己身體某部位不健康所發出的警訊。「胞輪振跳」是一種不自主肌肉群跳動、
短暫、快速、閃電樣,難以控制肌肉收縮的現象。多在休息時出現(通常不在睡
眠中),勞力活動後,或噪音、咖啡因、觸覺刺激、焦慮、疲勞狀態下加重。「胞
輪振跳」是因控制眼輪匝肌之末梢神經上的神經髓鞘電位,過度放電而「電路短
路」所引起眼輪匝肌肉小躍動與收縮痙攣。眼皮跳有生理性、病理性兩種。生理
性的眼皮跳多為短期的、間歇的,多半是睡眠不足,眼疲勞或是吃了刺激性的食
物和藥物所引起,不會影響健康,更與『左跳財,右跳災』、『禍福』無關,但病
理性的眼皮跳多發生於器質性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持續的眨眼動作、面頰抽
搐,甚至於眼瞼痙攣,眼皮睜不開。
如果出現病理性的眼皮跳,下述情況之一就必須到醫師求診:
1. 有進行性加重的趨勢,難以自癒。
2. 伴有單側或雙側肌群抽搐。
3. 突然在眼瞼、面頰、頸部發生不自主抽搐。
4. 伴有視覺障礙﹙短暫性眼瞼下垂、複視、視力糢糊不清﹚、或神經學症狀
﹙面目麻痺、面癱﹚。
5. 伴有眼局部感染、眼瞼內翻等症狀。
另外,當顏面神經根受到血管壓迫而不自主的放電,會形成半邊神經痙攣,而同
樣的情形,也有可能是橋腦產生病變影響第7 對腦神經﹙顏面神經根﹚,例如:
中風或多發性神經硬化引起的。所以,若眼皮跳動的時間過久或跳動範圍擴大,
就應提高警覺了。
EMG(肌電圖)可以記錄眼跳張力障礙的肌電位變化。腦電圖(EEG)檢查正常,
無癲癇波,軀體感覺誘發電位(SSEP)正常,顱腦CT、MRT 檢查正常。[1]
貳、神經學的發病原因:
眼皮不自主的跳動,較為常見的原因有五:
(一)基本型眼皮痙攣:屬於眼輪匝肌的纖維性顫動,使眼皮不隨意震顫。本病因
易於過度疲勞,熬夜、睡眠不足、用眼過久所致。生活壓力、飲食失常﹙酒精、
咖啡、抽煙﹚、貧血病、月經異常、抗乙醯膽鹼脂酶化合物等因素影響,加上情
志致病如心煩氣躁、夜不安眠、思慮過度,發生眼皮不自由的抽動,情緒激動或
精神緊張時發病較為明顯。故被認為本病是生化改變與腦內神經傳遞物質異常改
變有關;如dopamine(DA)、Norephinephrine(NE)、Serotonin(5-HT)、
Acetylocholine(Ach)內源性鴉片等都被認為與眼皮振跳有關。[2]
(二)反射性眼皮痙攣:源自於局部對於眼、瞼部感覺神經的刺激,引起面神經反
射性收縮,如嚴重的乾眼症、眼睛倒睫毛、結膜炎、……等發炎狀態。嚴重的眼
瞼痙攣造成眼瞼用力關閉或閉合的時間過久,且眼眶部常呈現明顯的收縮,甚至
無法張開視物,日常生活如開車大受影響,亦稱為『功能性失明』。有人推測可
能是面神經通路上某些部位受到病理性刺激的結果。[3]
(三)半邊顏面不自主抽搐。產生的原因有幾種,一種是顏面神經根遭受血管壓迫
﹙如後顱窩的血管﹚而不自主放電。另一類是在橋腦位置有病變,如腫瘤、中風
或多發性神經硬化所引起。也可能與遺傳因素或神經病變有關。治療方法首先要
查明造成的原因,如果是因為血管壓迫或腫瘤而形成,就需要由神經外科的醫師
加以治療。[4]
(四):幼兒顏面嘴角抽搐症:由於小孩常常扮鬼臉或發生特有的怪聲,易誤為不
乖、好動或行為異常,臨床上伴有過敏性鼻炎病史。可能是中腦、基底核之一蒼
白球或聯合皮質的發育不全或代謝障礙有關。醫學上稱為『妥瑞氏症候群』。但
目前缺乏組織病理學檢查異常,探索病因及發病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5]
(五)根據胞輪振跳的病理位置可分為五類:
Bressman 及Greene(1990)根據腦電圖與肌電圖的時鎖(time leeked)關係及皮
層誘發電位有無異常可以判斷異常電活動的起源而分為五類,即:(A)皮層性(起
源於感覺、運動皮層);(B)皮層下性(起源於皮層與脊髓之間的皮層下結構);
(C)皮層—皮層下性(起源於皮層或皮層下,而相應地擴散到皮層下或皮層);(D)
脊髓性(起源於脊髓);(E)周圍性(起源於神經根、神經叢或周圍神經)。這類
不隨意動作是由於神經元的病變誘導產生了異常的電活動而出現局部肌肉快速
地收縮而產生跳動樣的動作。鑑於產生不隨意的異常運動伴以肌張力及隨意運動
的異常是錐體外系病的病因不一,因此病灶部位異常活動的發生機理不完全一
致。[6]